|家庭日暨春季學習分享會|
Learning Exchange Conference
將故事寫成我們
水易舍
2020 - 02 - 15
2020 - 02 - 15
/ 回家 是一條人生的路 /
/ 覺察 是路上永無止盡的追尋 /
/ 覺察 是路上永無止盡的追尋 /
適逢新冠狀病毒的疫情,席捲全世界,適逢經濟的停擺與變動,混亂全世界。在人心恍恍與恐懼之際,台灣與世界各地的組織皆已按下暫停鍵,為何我們仍是要堅持舉辦這次的家庭日?因為,回家不是單純的見面聚會,而是藉著在回家的路上,慢慢安住心,並且一起在家裡找到安身立命的力量。
有一種幸福的感動可以百轉千迴,那就是心靈深處的「回家」。
人生漫漫、創業之路遠無止盡,謝謝你願意陪伴我,讓我有勇氣和你一起用「覺察的心」,走在回家的路上。
但你不知道吧,我是花了多大的力氣,才讓自己從容不迫地,走往「內求與利他」的家裡去。
讓我們重新回顧,水易舍在2019年的回家路上,所有的點點滴滴、和所有的累積,也讓我們帶著一顆「覺察的心」一起回家吧!
人生漫漫、創業之路遠無止盡,謝謝你願意陪伴我,讓我有勇氣和你一起用「覺察的心」,走在回家的路上。
但你不知道吧,我是花了多大的力氣,才讓自己從容不迫地,走往「內求與利他」的家裡去。
讓我們重新回顧,水易舍在2019年的回家路上,所有的點點滴滴、和所有的累積,也讓我們帶著一顆「覺察的心」一起回家吧!
|堅持回家的小故事|
回家只是見面聚會?
回家是找到「安身立命」的力量!
回家是找到「安身立命」的力量!
/上天給予的重大訊息?/
/多花時間在看不見的!/
/多花時間在看不見的!/
面對疫情的局勢,回想起來感觸深刻,尤其是二月份的時間,好像暫時停止似的,似乎什麼事也做不了,還記得老師上課的內容:「多花時間在看不見的。」結果,這突然之間,竟然多了這麼多時間可以做看不見的事,要很珍惜的。
記憶猶新,2019年11月13日在蘇州之旅的最後一天分享會,老師特地幫家人準備的課程,現在看起來,竟是一種預知和超前佈署的內容。上天在冥冥之中刻意的精心安排,試圖透過老師的能量來提醒大家。當我重新再次看過、聽過整個內容,不僅頭皮發麻、更是當頭棒喝,在覺察的瞬間是久久無法言語的震撼。
原來,去年的我們,內在和潛意識早就知道會發生今年的疫情事件,所以我們才會有所因緣,旅遊日期不斷調整往後延期,選擇在疫情爆發前一個月齊聚在大陸,一起聽這次的課程、一起提早做好心理準備。而我們也巧合地成為蘇洲固锝企業第一個參訪的組織,在12月份疫情陸續爆發後,也無法再進行參訪,所有的因緣都是巧妙地剛剛好、不多不少地要讓我們一次就深刻到位。
每一張投影片、每一句話都合理且巧合的為這次的疫情作提醒、暖身、和精神喊話,也告知我們如何面對這次的事件?自己可以做些什麼?可以為社會付出什麼?又可以扮演什麼角色?
11/13在蘇州的投影片內容,節錄出來和家人一起回想:
記憶猶新,2019年11月13日在蘇州之旅的最後一天分享會,老師特地幫家人準備的課程,現在看起來,竟是一種預知和超前佈署的內容。上天在冥冥之中刻意的精心安排,試圖透過老師的能量來提醒大家。當我重新再次看過、聽過整個內容,不僅頭皮發麻、更是當頭棒喝,在覺察的瞬間是久久無法言語的震撼。
原來,去年的我們,內在和潛意識早就知道會發生今年的疫情事件,所以我們才會有所因緣,旅遊日期不斷調整往後延期,選擇在疫情爆發前一個月齊聚在大陸,一起聽這次的課程、一起提早做好心理準備。而我們也巧合地成為蘇洲固锝企業第一個參訪的組織,在12月份疫情陸續爆發後,也無法再進行參訪,所有的因緣都是巧妙地剛剛好、不多不少地要讓我們一次就深刻到位。
每一張投影片、每一句話都合理且巧合的為這次的疫情作提醒、暖身、和精神喊話,也告知我們如何面對這次的事件?自己可以做些什麼?可以為社會付出什麼?又可以扮演什麼角色?
11/13在蘇州的投影片內容,節錄出來和家人一起回想:
- 環境一直在變,而且必須了解環境,不能怕改變、不能每季都用同樣的策略,根本沒有規矩可循,瞬息萬變的事是無法預測的。
- 心境決定了我們投入工作的精神狀態,以不同的精神狀態對待工作會產生不同的生活現實
- 神色自若、堅如磐石,心境來自於不斷強化基本工與永不休止的完善
- 看海才能脫離線性思考,看海才能在迷霧中捕魚
- 建立正確的宇宙觀、生命觀、人生觀
- 怎麼樣才算活著,追求這個問題的答案,就是答案
- 自在 內-自己在不在?覺察 覺心 覺性
- 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 (根本就是在提醒這次的疫情)
- 讓其他人的生活因為你的行動有所不同,才算是有所作為
- 多花時間在看不見(永恆的) 、少花時間再看得見(短暫的)
-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達到什麼成就,而是你克服什麼困難
- 沒有人能單純到底,但要記住,別忘了最初的自己
- 最好的再見、就是不忘記
| 人生的覺察|
未知的恐懼?
生死的恐懼?
生死的恐懼?
/局勢下的生死議題?/
/感知下的生死課題?/
用沉重的「未知」、「生死」來破題!是因為疫情的局勢,讓全世界的人類目前都處於未知及恐懼狀態?還是老師早已透徹感知,這是我們需要共同面對的重要人生課題?
老師淡淡地、不經意地用幾句話指引家人,要往這兩個方向努力,但卻是將投影片放在最令人期待的一開頭,從簡單的話語之中,感受到深藏著重重的力氣,其中必然有很深遠的涵義。所以,現在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和因緣,水易舍可以順勢而為談未知、談生死,一點也不覺得矯情。如果,你也有看見,老師這次要帶給大家的不一樣,那就是我們要一起提升、一起進入另一個境界的突破和開始了。
/感知下的生死課題?/
用沉重的「未知」、「生死」來破題!是因為疫情的局勢,讓全世界的人類目前都處於未知及恐懼狀態?還是老師早已透徹感知,這是我們需要共同面對的重要人生課題?
老師淡淡地、不經意地用幾句話指引家人,要往這兩個方向努力,但卻是將投影片放在最令人期待的一開頭,從簡單的話語之中,感受到深藏著重重的力氣,其中必然有很深遠的涵義。所以,現在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和因緣,水易舍可以順勢而為談未知、談生死,一點也不覺得矯情。如果,你也有看見,老師這次要帶給大家的不一樣,那就是我們要一起提升、一起進入另一個境界的突破和開始了。
如果,有機會可以在短時間內,用一到三年的時間,把見地提升到「對未知不恐懼」,那表示見地已經到達一個水平了。下一個階段則是「對生死不恐懼」,老師在課程裡期許,希望我們有因緣時,一定要到達這兩個目標。其實,這些見地在過去的課程裡,老師都有不斷地提醒與指引。
我們若是有一個正確的宇宙觀、生命觀、人生觀,其實是不會恐懼的。雖然未知的事情很多,但是只要明白事情的根本,那就不會太恐懼。在面對未知的環境時,只要很清楚根在哪裡?即使心裡都沒有底,心裡面也會是踏實的,就一定會放下對未知的恐懼。
未知的恐懼及生死的恐懼,這兩個部份在見地上是比較難以突破的,尤其是在面對疫情的局勢時,聽聞家人在生活及工作上的分享,都可以隱約感受到,大家都有著無法掌控的莫名擔憂,所以,我們需要一起朝這兩個方向去進步和進化,慢慢地就會有一些成長的。
我們若是有一個正確的宇宙觀、生命觀、人生觀,其實是不會恐懼的。雖然未知的事情很多,但是只要明白事情的根本,那就不會太恐懼。在面對未知的環境時,只要很清楚根在哪裡?即使心裡都沒有底,心裡面也會是踏實的,就一定會放下對未知的恐懼。
未知的恐懼及生死的恐懼,這兩個部份在見地上是比較難以突破的,尤其是在面對疫情的局勢時,聽聞家人在生活及工作上的分享,都可以隱約感受到,大家都有著無法掌控的莫名擔憂,所以,我們需要一起朝這兩個方向去進步和進化,慢慢地就會有一些成長的。
|我的報告|
我對人生的覺察?
終其一生的方向?
終其一生的方向?
/ 我的人生也要超前佈署 /
第一次的線上活動,老師舉了玄奘的例子:玄奘之所以偉大,偉大的不是帶回來的經書,而是取經過成的這條路。玄奘說:「我這一生只有一個方向,就是到西天求取真經,回來幫助芸芸眾生脫離苦難。」
所以,那我自己呢?我這一生的方向是什麼?回想十年前的自己,是否和今天是一樣的?如果再用十年做一件事,期許十年後的自己是甚麼樣的?我最想做什麼?最想去哪裡?最想達成什麼目標?
有的人只想簡單平凡生活,有的人追求功成名就、有的人不斷挑戰心裡沒有底的事,但十年總在一轉眼間從指縫中流逝,所以,我自己有沒有認真想過,我的人生到底要的是什麼?
在五月份的生日反饋裡,老師提醒了我們的功課是「回望」,當下看見這兩個字,有種突然的頓悟,對我來說,「回望」更深一層的意義,就是覺察到自己,要從現在開始準備…準備什麼?
從至親的角度來看,是準備好一段路,要留給父母「陪伴(晚年)的一段路」。從人生的角度來看,是要準備好生死的課題。所以,我只是期許十年後的自己嗎?而是要開始思考,我有沒有像玄奘一樣的方向,是終其一生我都要走的路?
/從回望中看生死/
我從回望中覺察到「生死」的議題。任何事情的第一件事,都要從「覺察」開始。倘若沒有看清楚,怎麼知道自己在哪裡?怎麼會自在?又怎麼走得深、走得遠?尤其「生死」這件事甚是。
腦海中浮現最近的一次經歷,在今年農曆年前、短短一天的時間裡,同時看見三個不同的人生路程與對比:一位70多歲的老醫師,拼命用醫術救人;一位70多歲的老活佛,拼命用佛法濟世;️一位70多歲的老菩薩,拼命對抗身體病痛。我的70歲,希望是什麼樣的人生?我現在該做什麼樣的努力,才能有我想要走的未來(晚年)路程?
沒有走過,何來的頓悟與體悟?人生中所有的深刻(困難、困境、劫難),一定是自己去悟到了,才明白該怎麼做,因為經歷過才能更好的去放下、才能繼續往前走。
《我對家人的回望與覺察》
自己有幾段歷程可以分享。第一次面對死亡衝擊是在高中時期,在畢業旅行回程中,在開心歡樂的遊覽車上突然接獲外祖母過世的訊息,當下只能任由情緒肆無忌憚在車上大哭。十多年前,正值青春年華的家人,因為車禍頭部重創,來回穿梭加護病房數月,最後醫師宣判腦死的那一刻,震撼力至今仍無法忘懷。未滿一歲的孩子曾在加護病房,被醫師宣判腸病毒74型重症,存活率不到兩成,畫面歷歷在目,眼淚沒有停止過。幾年前,父親肝癌,由醫院院長及醫療團隊告知進行切肝手術,但腫瘤位置於肝臟血管上較為險惡,風險性高,若不進行手術則存活不到三個月,當下的情況和父親臉上的絕望,也是我這輩子無法抹滅的記憶。
因為這次的春習會報告,第一次很認真地重頭回想這些生命歷程,雖然最後都是安然渡過、化險為夷,但這十多年裡的過程與點點滴滴,已占據我人生一半以上的生命轉折,是生命中很重要的震撼教育。每每想起,難以完全平靜與淡定。我心裡再明白不過,自懂事以來,「生死」一直是我最不願意面對的人生課題。
《我在水易舍的回望與覺察》
也許是時機與因緣俱足,這兩年有一位至親長輩會和我討論死亡議題。他說:「死亡是需要練習的」,並且非常專注地對著我說了這門功課,我在無預警下聽聞,眼眶泛紅。在春習報告之前,我自己會選擇逃避、暫時不要去思考這件事,但其實內心早已經烙下很深刻的印記。
然而,水易舍是我的人生中極其重要的學習里程碑,一直感受到自己有一些年紀上的優勢,可以跟隨老師、長輩與前輩的家人們學習,感受到大家在我身邊照顧與陪伴著,是一件很幸福與幸運的事。但是,在學習的過程中,也很快地立即覺察到,可能10年或20年後,我要面對長輩和家人們生老病死的問題,每每想到,情緒會一度處於谷底的低落狀態。因為情感越是深厚,考驗與課題的沉重越是清晰可見,我已經看見自己下半輩子的人生課題了。
原來,疫情,是來讓我看見與沉澱許多事的,我可以開始做些什麼?也因著老師的課程、因著春習會報告,讓我有重新回望與審視的機會,心裡明白那都不是偶然和巧合,是上天一再地指引、給予方向和訊息,我是沒有任何理由和藉口的,要開始朝這個方向做努力了。
以下,是我從佛教、儒家、道家、身心靈的角度,花了一些時間研讀整理後的生死學觀點,也許不甚完整,但都是我內心有所體悟的震撼感受與內容,和家人分享。
/從佛教大師圓寂看生死/
/以儒家看生死/
中華文化深受儒家思想影響,子曰:「未知生,焉知死」、 「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?」儒家認為先了解生命的價值,才能領悟死的意義,強調「生前」的積極努力。以「生」時所創造出來的生命價值,來克服對於「死」的恐懼。
在「死」的觀點上,強調在有限生命中提升自我,雖然明白個人生命的有限性,但是只要無畏無懼的勇往直前,用盡此生最大的心力去努力,即使一生困頓、挫折不斷也不停歇,生命就會與天命(使命)相接,進而提升到永恆的層次。孔子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,孔子重視的是「生」,亦即在生命中的各種價值實現,先達到人世間的價值,再去探索死後的世界。孔子將生命的焦點專注於現世的態度,在盡孝及喪禮中表露無遺。
孔子: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。」「聞」道已不容易,若能進一步「學」道,就更難得了!聞道並非單純聽聞,而是進入修練的境界,重點在於對道有所「覺悟」。也就是聽聞的同時,對於「道」產生強大信心,提起「行道」的願力、永不放棄!所以,人生的價值並非生命的長短,若是能體悟「天道」,一生就沒有白活,就可以對於所有得失及軀體存亡,無所罣礙,意即任何時間都可以走入死亡而無遺憾。
而儒家精典-詩經「天行健、生生不息」,就是在生生不息中包含著死,只有不斷的死(也意味著:放下),才可健行不息地創造新生命(也意味著:新生、創造)。所以,君子自强不息地盡心知性,則能體悟天道,達到永恆的境界。 從凡塵俗世的具體物質來看,也就表示要在現世的生命中,不斷地放下看得見的、已知的、及擁有的物質,讓它們不斷地死去(放下),才能真正接觸道法,才能進入生命的永恆。
/以道家看生死/
莊子《逍遙遊》云「死生,命也。其有夜旦之常,天也。」 在莊子的觀點裡,生死是很正常的事,如同晝夜交換一樣的自然。莊子的生死觀點是:以死生為(視生與死為一體)、死生氣化(氣化宇宙論)、達生之說(有通達生命之理),都是值得深入了解的方向。
道家生死學偏重於「死」,甚至執著於「死」,但並非想「死」而注重死,更不是鼓勵人去死,他們是為了更好地「生」而注重對死的感悟和探索。再者,道家對於「生」的關懷與重視,並非是生命的表面現象,而是立足於「道」的高度。不僅能「認命」,更因為做到了「知命」而真正突破了生死,從生命中超脫,不被生死侷限,賦予形而下的生命有了形而上的作為,這種「以死觀生」的特殊生死觀,構成了道家特有的人生觀。「鼓盆而歌」與「莫逆之交」的故事,就是道家最具代表的典故,雖然乍聽之下有違常理,令人內心有所唏噓反動,但這就是莊子充分表現生死的超然態度與開闊境界。
而「莫逆之交」的典故,讓我印象甚是深刻,期許自己在面對家人及朋友的生命起承轉合時,要努力學習有更豁達與超然的體現和修為。
我想,日本村上春樹在《挪威的森林》中提到:「死並非生的對立面,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。」就是同樣的道理,生命就是因為有死亡的存在,人們才會體會到它的珍貴,是死亡使得生命的存在,有了非凡的意義與價值。當經歷過重要的人死亡後,我們對於生的認識,才會有新的感悟,才能有重生的感受,因此,死亡更象徵著新生的開始。所以,以死觀生的道家思維,亦是人生過程中突破生死很重要的生命歷程與轉折。
/以身心靈看生死/
每一個靈魂投生到這個世界上,都有一個偉大的使命:讓自己和世界變得更好。
賽斯認為,「沒有什麼事比想把世界改的更好的欲望更刺激、更值得實現了。」藉著發揮自己最大能力而表達出個人理想時,就是在把世界變得更好。先完善自己,對生活經歷負責,這便是圓滿生命之旅上有價值的第一步。(此論述和孔子強調在世時,努力完成各種價值實現相同。)
新時代大師伊曼紐說:「要牢記,你是來這裡探索自己的遺忘,來再度活化愛的力量,來拯治你的世界。」歐林高靈也說:「我們來到地球的目的之一,就是為了進化自己,並以某種方式服務全人類。」 所以,身心靈對於生命誕生的體現,都不約而同強調自我成長、和提升全人類的進步。
賽斯理論認為,生命是個人的靈魂帶著自己的生命藍圖而來,在不停地「變為」之下,完成生命的價值和使命。死亡不是滅絕,若能打開對死亡的限制性,破除對生的執著,解除對死亡的恐懼,以更超然的心面對生死,則可進而建立開達的人生觀。
賽斯思想認為,「生」是一個人進入人間道場,帶著生命的藍圖從事一切學習和創造的活動。「死」是結束學習離開人世間,轉化成另外一種的生命形式。對於生死的議題,認為人的「生」與「死」只是生命週期的變化(和莊子逍遙遊理的論述相同),死亡並非生命滅絕,而是進入另一個存在的狀態中。
我們對於死亡的畏懼,大多來自於對未知的恐懼,當我們有勇氣去面對活著的問題,就知道怎麼去面對死亡。賽斯思想認為生死是相依的,生命暗示死亡,而死亡暗示生命,兩者相互依存。所以,人生如戲,但我們在「生」時容易以假修真,入戲太深,錯把肉體當成唯一的主體,忘記原本的真實身分,也容易將這輩子的演出角色當成宿世的命運。所以,無法超越的功課,在「死」後就會針對未完成的人生課題進行輪迴轉世。
/ 終其一生的方向 /
如果,我可以用水易舍的「覺察、內求、利他」來修練我人生的下半輩子,那水易舍就是我是尋求自身之外的最大力量。我想,最大的精神力量,是因為可以帶給我內心安定,也可以成為我解決任何問題的精神力量。那終其一生的方向,就是藉由水易舍的核心價值走入修行(佛法)之門,幫助自己(也幫助眾生)用正知見證道而行。
有一種很深刻的體悟,用「覺察、內求、利他」來修練人生,可以深刻連結到佛法、儒家、道家及身心靈,正所謂殊途同歸、一切萬有歸一就是這個概念。第一次很認真探討生死學,才明白,人終究是要回到原點,就是回到初心與反璞歸真。我可以拼命追求儒家的積極和目標設定,但我明白每一個人都有其機緣和天生氣質,並非拼命就能如願,唯有將外在目標轉變到內在身心,才能悟得生死超脫的自在。那內在身心如何有所做為?唯有靠修行跳脫當下每一個念頭,才能得以解脫。
這又回到這次課程的主軸之一,覺察的方法(提升覺察的敏銳度):靜心、意守丹田、鬆散走路,就是要讓我們慢慢從雜念到一念,再從一念到無念。即便在抵達彼岸的過程中,有著許多不易與艱辛,但內心已透徹明白,唯有無念才能達到生命解脫的境界。
所以,功成名就不過是生時的經歷和體驗,只有修行才能作為死時的累積與頓悟。在生死與存亡的攸關之際,可以深刻理解的是,讓內心安定的全非有形的看見(物質),而是一點一滴在平時累積修為的無形力量。
杜甫有一段詩,一直讓我印象深刻:「水流心不競,雲在意俱遲。」常常看水、看雲,知道不和他人競爭的快樂,領悟慢下來像雲一樣悠閒的自在。蔣勳說:「一生也許只是努力做好一兩句詩的生命功課,就很不容易的了。」所以,幾年前看這兩句詩的時候,只是覺得意境很美而已,體會不深,現在再看,已經開始有感受道家所言「道」的意境了。原來,認命、知命可以從生命超脫,賦予形而下的生命有了形而上的作為。有了這層體會,讓我內心頓時清明湧現。
一輩子要做到杜甫的這兩句詩的境界,需要有多大的修行(各宗教派別皆是修行)?這一路上必然是顛簸不平與阻礙重重,但我只要想到釋迦牟尼佛成佛後說:「奇哉!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。」就會有一股力量推著自己往前進;而王陽明先生在教育的路上也曾說:「滿街都是聖人。」一旦佛性與真心皆透徹明白,就會深信不疑,也會義無反顧、勇往直前地努力了。期許自己能持續不斷地有「滿街都是聖人」、「眾生都是佛」的感悟。
領悟,只是我的第一步,未來,還有更多修鍊及挑戰等著我,至少,自己已經開啟這道大門、跨過了門檻。謝謝老師是一股默默轉動鑰匙的力量,我會帶著這股力量,不畏懼地往前邁進。
期許我們(水易舍)每一個人都要企圖讓台灣、讓世界變得更好(生時的目的與意義), 那就是每一個人都要努力認真修行(覺察、內求、利他),因為奉獻自己力量的同時,就已經是在修練與累積(死時的超脫與自在)。所以,每一個人一點一滴的力量都是世界的累積,就是凝聚強大良善能量場的根本,讓我們一起努力,共同走在終其一生的方向。
第一次的線上活動,老師舉了玄奘的例子:玄奘之所以偉大,偉大的不是帶回來的經書,而是取經過成的這條路。玄奘說:「我這一生只有一個方向,就是到西天求取真經,回來幫助芸芸眾生脫離苦難。」
所以,那我自己呢?我這一生的方向是什麼?回想十年前的自己,是否和今天是一樣的?如果再用十年做一件事,期許十年後的自己是甚麼樣的?我最想做什麼?最想去哪裡?最想達成什麼目標?
有的人只想簡單平凡生活,有的人追求功成名就、有的人不斷挑戰心裡沒有底的事,但十年總在一轉眼間從指縫中流逝,所以,我自己有沒有認真想過,我的人生到底要的是什麼?
在五月份的生日反饋裡,老師提醒了我們的功課是「回望」,當下看見這兩個字,有種突然的頓悟,對我來說,「回望」更深一層的意義,就是覺察到自己,要從現在開始準備…準備什麼?
從至親的角度來看,是準備好一段路,要留給父母「陪伴(晚年)的一段路」。從人生的角度來看,是要準備好生死的課題。所以,我只是期許十年後的自己嗎?而是要開始思考,我有沒有像玄奘一樣的方向,是終其一生我都要走的路?
/從回望中看生死/
我從回望中覺察到「生死」的議題。任何事情的第一件事,都要從「覺察」開始。倘若沒有看清楚,怎麼知道自己在哪裡?怎麼會自在?又怎麼走得深、走得遠?尤其「生死」這件事甚是。
腦海中浮現最近的一次經歷,在今年農曆年前、短短一天的時間裡,同時看見三個不同的人生路程與對比:一位70多歲的老醫師,拼命用醫術救人;一位70多歲的老活佛,拼命用佛法濟世;️一位70多歲的老菩薩,拼命對抗身體病痛。我的70歲,希望是什麼樣的人生?我現在該做什麼樣的努力,才能有我想要走的未來(晚年)路程?
沒有走過,何來的頓悟與體悟?人生中所有的深刻(困難、困境、劫難),一定是自己去悟到了,才明白該怎麼做,因為經歷過才能更好的去放下、才能繼續往前走。
《我對家人的回望與覺察》
自己有幾段歷程可以分享。第一次面對死亡衝擊是在高中時期,在畢業旅行回程中,在開心歡樂的遊覽車上突然接獲外祖母過世的訊息,當下只能任由情緒肆無忌憚在車上大哭。十多年前,正值青春年華的家人,因為車禍頭部重創,來回穿梭加護病房數月,最後醫師宣判腦死的那一刻,震撼力至今仍無法忘懷。未滿一歲的孩子曾在加護病房,被醫師宣判腸病毒74型重症,存活率不到兩成,畫面歷歷在目,眼淚沒有停止過。幾年前,父親肝癌,由醫院院長及醫療團隊告知進行切肝手術,但腫瘤位置於肝臟血管上較為險惡,風險性高,若不進行手術則存活不到三個月,當下的情況和父親臉上的絕望,也是我這輩子無法抹滅的記憶。
因為這次的春習會報告,第一次很認真地重頭回想這些生命歷程,雖然最後都是安然渡過、化險為夷,但這十多年裡的過程與點點滴滴,已占據我人生一半以上的生命轉折,是生命中很重要的震撼教育。每每想起,難以完全平靜與淡定。我心裡再明白不過,自懂事以來,「生死」一直是我最不願意面對的人生課題。
《我在水易舍的回望與覺察》
也許是時機與因緣俱足,這兩年有一位至親長輩會和我討論死亡議題。他說:「死亡是需要練習的」,並且非常專注地對著我說了這門功課,我在無預警下聽聞,眼眶泛紅。在春習報告之前,我自己會選擇逃避、暫時不要去思考這件事,但其實內心早已經烙下很深刻的印記。
然而,水易舍是我的人生中極其重要的學習里程碑,一直感受到自己有一些年紀上的優勢,可以跟隨老師、長輩與前輩的家人們學習,感受到大家在我身邊照顧與陪伴著,是一件很幸福與幸運的事。但是,在學習的過程中,也很快地立即覺察到,可能10年或20年後,我要面對長輩和家人們生老病死的問題,每每想到,情緒會一度處於谷底的低落狀態。因為情感越是深厚,考驗與課題的沉重越是清晰可見,我已經看見自己下半輩子的人生課題了。
原來,疫情,是來讓我看見與沉澱許多事的,我可以開始做些什麼?也因著老師的課程、因著春習會報告,讓我有重新回望與審視的機會,心裡明白那都不是偶然和巧合,是上天一再地指引、給予方向和訊息,我是沒有任何理由和藉口的,要開始朝這個方向做努力了。
以下,是我從佛教、儒家、道家、身心靈的角度,花了一些時間研讀整理後的生死學觀點,也許不甚完整,但都是我內心有所體悟的震撼感受與內容,和家人分享。
/從佛教大師圓寂看生死/
- 六祖慧能
大師預知徒眾,自己將離世,徒眾多皆痛哭。六祖斥之:數年山中修道,修得什麼?汝等悲泣,為何?難道,是悲傷我不知到哪去嗎?為此,六祖為徒眾說了「真假動靜偈」,闡述「一切無有真」,認為「若見於真者,是見盡非真」。同時說明:「動即不動,生即不生,去亦不去,滅亦不滅」的道理。
最後像徒眾告別時,說:
「欲求見佛,但識眾生。」
「自見本心,自成佛道。」
「法身報身與化身,三身本來是一身。」
「邪迷之時,魔在舍,正見之時,佛在堂。」
最後遺偈:「兀兀不修善,騰騰不造惡,寂寂斷見聞,蕩蕩無無著。」
- 茗山長老
長老坐缸荼毗之時。出現種種不可思議的瑞相:天空突然飛來三顆金色的光圈、並降下兩道光柱,將山頂的萬佛塔照得通明。
長老臨終遺偈有四首詩:
第一首:「一旦無常到,方知幻化身。勸君多念佛,念念息貪嗔。」這是勸勉大眾的。
第二首:「秋水魚蹤,長空鳥跡。若問何往,往生淨域。覺而不迷,生必有滅。乘願再來,何須悲泣。」敘述自己成就道果,往生極樂,會再來渡生,安慰徒弟無須悲泣。
第三首:「我佛遺教,以戒為師,依戒修定,因定發慧。由戒定慧,知苦斷集,慕滅修道,趨向解脫。」開示大眾要以戒為師,精進修行,則出輪迴苦海。
最後一首:「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。各宗各派,殊途同歸,信此信彼,信仰自由。相互尊重,不立門戶,六和無諍,團結互助。依教奉行,五戒十善,四攝六度,逐步修煉。」告誡大眾各人修習適合自己的法門,不要互相排斥,團結互助,依教奉行。
- 印光大師
印光大師於臨終時當晚,對身邊的弟子說:「淨土法門,別無奇特,只要''懇切至誠'',沒有不蒙佛接引,帶業往生。」此後精神逐漸疲憊。夜裡一時半,從床上坐起:「念佛見佛,決定生西。」說完大聲念佛。二時十五分,洗手後站起來:「蒙阿彌陀佛接引,我要去了。大家要念佛,要發願,要生西方。」語畢移坐椅上,面西端正靜坐。三點左右,妙真法師到來,大師對他說:「你要維持道場,弘揚凈土,不要學大派頭。」之後不再說話,只動唇念佛。近五點左右,在大眾念佛聲中,安詳西逝。
- 廣欽老和尚
95歲的老和尚在往生前一週開始,每天晝夜都用力大聲念佛,使盡每一口氣、懇切念誦阿彌陀佛。一般人臨終時呼吸微弱無力,他仍是面不改色,非常人所為。弟子擔心老和尚體力不堪負荷,建議師父聽徒眾誦經即可,但老和尚仍是堅持自己必須懇切地大聲念佛。
之後又緊急請徒眾為他念誦許多經典,徒眾們看著處於生死關頭的老和尚,心裡又焦急又難過,連心經都無法順口念誦。老和尚對此淡然一笑,自己仍是專注念誦著南無阿彌陀佛!
我們都知道,臨終助念是佛教弟子的日常功課,但面對至親或重要家人的臨終時刻,仍是會信心動搖、定力不足。唯有修得正道的老和尚,面對生死攸關之際,依舊穩住正念與心緒。
/以儒家看生死/
中華文化深受儒家思想影響,子曰:「未知生,焉知死」、 「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?」儒家認為先了解生命的價值,才能領悟死的意義,強調「生前」的積極努力。以「生」時所創造出來的生命價值,來克服對於「死」的恐懼。
在「死」的觀點上,強調在有限生命中提升自我,雖然明白個人生命的有限性,但是只要無畏無懼的勇往直前,用盡此生最大的心力去努力,即使一生困頓、挫折不斷也不停歇,生命就會與天命(使命)相接,進而提升到永恆的層次。孔子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,孔子重視的是「生」,亦即在生命中的各種價值實現,先達到人世間的價值,再去探索死後的世界。孔子將生命的焦點專注於現世的態度,在盡孝及喪禮中表露無遺。
孔子: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。」「聞」道已不容易,若能進一步「學」道,就更難得了!聞道並非單純聽聞,而是進入修練的境界,重點在於對道有所「覺悟」。也就是聽聞的同時,對於「道」產生強大信心,提起「行道」的願力、永不放棄!所以,人生的價值並非生命的長短,若是能體悟「天道」,一生就沒有白活,就可以對於所有得失及軀體存亡,無所罣礙,意即任何時間都可以走入死亡而無遺憾。
而儒家精典-詩經「天行健、生生不息」,就是在生生不息中包含著死,只有不斷的死(也意味著:放下),才可健行不息地創造新生命(也意味著:新生、創造)。所以,君子自强不息地盡心知性,則能體悟天道,達到永恆的境界。 從凡塵俗世的具體物質來看,也就表示要在現世的生命中,不斷地放下看得見的、已知的、及擁有的物質,讓它們不斷地死去(放下),才能真正接觸道法,才能進入生命的永恆。
/以道家看生死/
莊子《逍遙遊》云「死生,命也。其有夜旦之常,天也。」 在莊子的觀點裡,生死是很正常的事,如同晝夜交換一樣的自然。莊子的生死觀點是:以死生為(視生與死為一體)、死生氣化(氣化宇宙論)、達生之說(有通達生命之理),都是值得深入了解的方向。
道家生死學偏重於「死」,甚至執著於「死」,但並非想「死」而注重死,更不是鼓勵人去死,他們是為了更好地「生」而注重對死的感悟和探索。再者,道家對於「生」的關懷與重視,並非是生命的表面現象,而是立足於「道」的高度。不僅能「認命」,更因為做到了「知命」而真正突破了生死,從生命中超脫,不被生死侷限,賦予形而下的生命有了形而上的作為,這種「以死觀生」的特殊生死觀,構成了道家特有的人生觀。「鼓盆而歌」與「莫逆之交」的故事,就是道家最具代表的典故,雖然乍聽之下有違常理,令人內心有所唏噓反動,但這就是莊子充分表現生死的超然態度與開闊境界。
而「莫逆之交」的典故,讓我印象甚是深刻,期許自己在面對家人及朋友的生命起承轉合時,要努力學習有更豁達與超然的體現和修為。
我想,日本村上春樹在《挪威的森林》中提到:「死並非生的對立面,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。」就是同樣的道理,生命就是因為有死亡的存在,人們才會體會到它的珍貴,是死亡使得生命的存在,有了非凡的意義與價值。當經歷過重要的人死亡後,我們對於生的認識,才會有新的感悟,才能有重生的感受,因此,死亡更象徵著新生的開始。所以,以死觀生的道家思維,亦是人生過程中突破生死很重要的生命歷程與轉折。
/以身心靈看生死/
每一個靈魂投生到這個世界上,都有一個偉大的使命:讓自己和世界變得更好。
賽斯認為,「沒有什麼事比想把世界改的更好的欲望更刺激、更值得實現了。」藉著發揮自己最大能力而表達出個人理想時,就是在把世界變得更好。先完善自己,對生活經歷負責,這便是圓滿生命之旅上有價值的第一步。(此論述和孔子強調在世時,努力完成各種價值實現相同。)
新時代大師伊曼紐說:「要牢記,你是來這裡探索自己的遺忘,來再度活化愛的力量,來拯治你的世界。」歐林高靈也說:「我們來到地球的目的之一,就是為了進化自己,並以某種方式服務全人類。」 所以,身心靈對於生命誕生的體現,都不約而同強調自我成長、和提升全人類的進步。
賽斯理論認為,生命是個人的靈魂帶著自己的生命藍圖而來,在不停地「變為」之下,完成生命的價值和使命。死亡不是滅絕,若能打開對死亡的限制性,破除對生的執著,解除對死亡的恐懼,以更超然的心面對生死,則可進而建立開達的人生觀。
賽斯思想認為,「生」是一個人進入人間道場,帶著生命的藍圖從事一切學習和創造的活動。「死」是結束學習離開人世間,轉化成另外一種的生命形式。對於生死的議題,認為人的「生」與「死」只是生命週期的變化(和莊子逍遙遊理的論述相同),死亡並非生命滅絕,而是進入另一個存在的狀態中。
我們對於死亡的畏懼,大多來自於對未知的恐懼,當我們有勇氣去面對活著的問題,就知道怎麼去面對死亡。賽斯思想認為生死是相依的,生命暗示死亡,而死亡暗示生命,兩者相互依存。所以,人生如戲,但我們在「生」時容易以假修真,入戲太深,錯把肉體當成唯一的主體,忘記原本的真實身分,也容易將這輩子的演出角色當成宿世的命運。所以,無法超越的功課,在「死」後就會針對未完成的人生課題進行輪迴轉世。
/ 終其一生的方向 /
如果,我可以用水易舍的「覺察、內求、利他」來修練我人生的下半輩子,那水易舍就是我是尋求自身之外的最大力量。我想,最大的精神力量,是因為可以帶給我內心安定,也可以成為我解決任何問題的精神力量。那終其一生的方向,就是藉由水易舍的核心價值走入修行(佛法)之門,幫助自己(也幫助眾生)用正知見證道而行。
有一種很深刻的體悟,用「覺察、內求、利他」來修練人生,可以深刻連結到佛法、儒家、道家及身心靈,正所謂殊途同歸、一切萬有歸一就是這個概念。第一次很認真探討生死學,才明白,人終究是要回到原點,就是回到初心與反璞歸真。我可以拼命追求儒家的積極和目標設定,但我明白每一個人都有其機緣和天生氣質,並非拼命就能如願,唯有將外在目標轉變到內在身心,才能悟得生死超脫的自在。那內在身心如何有所做為?唯有靠修行跳脫當下每一個念頭,才能得以解脫。
這又回到這次課程的主軸之一,覺察的方法(提升覺察的敏銳度):靜心、意守丹田、鬆散走路,就是要讓我們慢慢從雜念到一念,再從一念到無念。即便在抵達彼岸的過程中,有著許多不易與艱辛,但內心已透徹明白,唯有無念才能達到生命解脫的境界。
所以,功成名就不過是生時的經歷和體驗,只有修行才能作為死時的累積與頓悟。在生死與存亡的攸關之際,可以深刻理解的是,讓內心安定的全非有形的看見(物質),而是一點一滴在平時累積修為的無形力量。
杜甫有一段詩,一直讓我印象深刻:「水流心不競,雲在意俱遲。」常常看水、看雲,知道不和他人競爭的快樂,領悟慢下來像雲一樣悠閒的自在。蔣勳說:「一生也許只是努力做好一兩句詩的生命功課,就很不容易的了。」所以,幾年前看這兩句詩的時候,只是覺得意境很美而已,體會不深,現在再看,已經開始有感受道家所言「道」的意境了。原來,認命、知命可以從生命超脫,賦予形而下的生命有了形而上的作為。有了這層體會,讓我內心頓時清明湧現。
一輩子要做到杜甫的這兩句詩的境界,需要有多大的修行(各宗教派別皆是修行)?這一路上必然是顛簸不平與阻礙重重,但我只要想到釋迦牟尼佛成佛後說:「奇哉!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。」就會有一股力量推著自己往前進;而王陽明先生在教育的路上也曾說:「滿街都是聖人。」一旦佛性與真心皆透徹明白,就會深信不疑,也會義無反顧、勇往直前地努力了。期許自己能持續不斷地有「滿街都是聖人」、「眾生都是佛」的感悟。
領悟,只是我的第一步,未來,還有更多修鍊及挑戰等著我,至少,自己已經開啟這道大門、跨過了門檻。謝謝老師是一股默默轉動鑰匙的力量,我會帶著這股力量,不畏懼地往前邁進。
期許我們(水易舍)每一個人都要企圖讓台灣、讓世界變得更好(生時的目的與意義), 那就是每一個人都要努力認真修行(覺察、內求、利他),因為奉獻自己力量的同時,就已經是在修練與累積(死時的超脫與自在)。所以,每一個人一點一滴的力量都是世界的累積,就是凝聚強大良善能量場的根本,讓我們一起努力,共同走在終其一生的方向。
|社交媒體的覺察|
被淹沒在資訊洪流?
你有看見渴望智慧的心嗎?
你有看見渴望智慧的心嗎?
在進入課程之前,老師特地花費了一些時間,說明「反饋」這件事的起心動念和其背後的意義,為這次的主題做鋪陳、也和內容相呼應,很值得多讀幾次後沉澱思考。
/花了多少時間做沒有累積的事?/
我們每天在資訊的洪流裡拼命著,用著看似真實的虛擬方式不斷交換與分享訊息,之後瞬間消滅不見,可以留存的是什麼?試著回想一下,昨天在短時間內回覆的許多訊息裡,我們還可以記得多少?有哪一些是有意義的?如果用很認真的態度看待這件事,就會記得和誰溝通過什麼內容?和誰交流過什麼想法?
一般而言,我們轉發分享後的回應,大多是「謝謝」或是「貼圖」。但如果有一個人,每次在我們分享訊息後,都會認真反饋一段內容給我們,請問,我們應該有什麼覺察和頓悟?
/從訊息洪流裡,用反饋看見靈魂的深度/
如果說水易舍要做不一樣的事,要變成不一樣的人,那我們對每一件事處理的態度就要不一樣。而社交媒體就是一個很好的練習場域和機會。
我們每天處在非常匆忙的社會環境裡,訊息量也處於爆炸與匆忙之中,更需要試著用比較嚴謹的態度去看待「訊息的分享與反饋」,如此,我們就一定會抽出時間、靜下心來,針對重要或良好的訊息,回覆一個正確、有品質的內容,並且藉著在反饋的同時,也問問自己獲得了什麼?該如何將這些內心獲得整理好?再進一步做分享。可以將沉澱出來的正確思維方向做分享,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。
再者,重質不重量的反饋內容,可以幫助我們梳理出每天許多繁雜紊亂的思緒,當每一篇內容的累積達到一個質量時,就會在某一個意想不到的時間裡串連與應用,那是智慧的驚喜與結晶。所以,整個過程中最大的獲得是自己,我們都會不斷地成長與提升,這些就是生活日常裡非常重要的累積,我們所累積的不只是知識面的學習,而是更進一步的內在靈魂深度。
/從訊息洪流裡,用反饋找回一顆明心見性的心/
有時候一段文字訊息,就等同閱讀了一本書,上了一堂課、聽了一場演講,也會因為這段文字而做改變,那是得來不易的明心見性,需要好好把握與珍惜。所以,我們應該靜下心,試圖跳脫出社交媒體的大量資訊流,不要盲目地一再被捲入漩渦裡。
/花了多少時間做沒有累積的事?/
我們每天在資訊的洪流裡拼命著,用著看似真實的虛擬方式不斷交換與分享訊息,之後瞬間消滅不見,可以留存的是什麼?試著回想一下,昨天在短時間內回覆的許多訊息裡,我們還可以記得多少?有哪一些是有意義的?如果用很認真的態度看待這件事,就會記得和誰溝通過什麼內容?和誰交流過什麼想法?
一般而言,我們轉發分享後的回應,大多是「謝謝」或是「貼圖」。但如果有一個人,每次在我們分享訊息後,都會認真反饋一段內容給我們,請問,我們應該有什麼覺察和頓悟?
/從訊息洪流裡,用反饋看見靈魂的深度/
如果說水易舍要做不一樣的事,要變成不一樣的人,那我們對每一件事處理的態度就要不一樣。而社交媒體就是一個很好的練習場域和機會。
我們每天處在非常匆忙的社會環境裡,訊息量也處於爆炸與匆忙之中,更需要試著用比較嚴謹的態度去看待「訊息的分享與反饋」,如此,我們就一定會抽出時間、靜下心來,針對重要或良好的訊息,回覆一個正確、有品質的內容,並且藉著在反饋的同時,也問問自己獲得了什麼?該如何將這些內心獲得整理好?再進一步做分享。可以將沉澱出來的正確思維方向做分享,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。
再者,重質不重量的反饋內容,可以幫助我們梳理出每天許多繁雜紊亂的思緒,當每一篇內容的累積達到一個質量時,就會在某一個意想不到的時間裡串連與應用,那是智慧的驚喜與結晶。所以,整個過程中最大的獲得是自己,我們都會不斷地成長與提升,這些就是生活日常裡非常重要的累積,我們所累積的不只是知識面的學習,而是更進一步的內在靈魂深度。
/從訊息洪流裡,用反饋找回一顆明心見性的心/
有時候一段文字訊息,就等同閱讀了一本書,上了一堂課、聽了一場演講,也會因為這段文字而做改變,那是得來不易的明心見性,需要好好把握與珍惜。所以,我們應該靜下心,試圖跳脫出社交媒體的大量資訊流,不要盲目地一再被捲入漩渦裡。
- 老師怎麼做?
原來,老師在群組回覆給家人的訊息之前,會先喝茶靜心、讓自己沉澱與專注,先清楚了解自己對這則訊息的感受,再梳理出需要和家人溝通的內容。為了要有效率地溝通正確的思考邏輯與態度方向,老師在內容上的調整與修改,至少需要花費一個小時以上,不只是為家人,更是為自己負責任、為自己交代的態度。
- 我們可以怎麼做?
水易舍(任何公益組織)一直希望可以幫助別人,就可以從這個社交媒體著手。我們會願意認真、仔細思考一個小時後,再寫出內容,是因為對自己、對大家都有幫助,會讓這些時間與過程變得有意義。
幫助別人,不一定要一起舉辦活動才能進行,可以從每一個小地方開始,例如,我們每天在行住坐臥裡的每一件事,都可以幫助與提升這個環境。因為,現在我們只要隨時打開社交媒體,都可以立即連結到好幾百人,也可以立即散佈個人影響力,但是,該如何使用正確的態度和方法?傳遞出正向與正確訊息?才是最重要的。所以,我們都應該要用比較嚴謹的態度,再重新去看待社交媒體這件事。
|我的報告|
我對社交媒體的覺察與反思
反饋與分享的意義
反饋與分享的意義
/ 看見人生的禮物 /
聽完這段社交媒體的覺察,內心有著很深刻的觸動與直覺,因為我當下所看見的老師,好似上天特地指派的善知識,在此時此刻前來現身說法,智者正用著自身的能量來指引(渡化)在場的每一個人。
如果,有一個人,累積了20多年媒體經驗,擁有15項美國、日本、中國、台灣數位媒體相關專利,是台灣早期投入媒體跨界網路的先驅者之一,從i’mTV網路影音平台,到海外日本Softbank網路棒球直播互動平台、Yahoo! Japan的網路原生媒體,以及NipponTV亞洲跨國大型互動電視節目等。當Youtube尚未發展的時候,他已經在日本進行直播演場會,直接將畫面傳送回台灣。目前亦是行政院文化部科技委員。
一位如此完整經歷的資深媒體工作者、有著媒體界罕見的深厚文化底蘊,亦是處於相當高度的媒體人,不僅在各媒體專業上的敏銳度強烈、執行速度與效率都在領先指標上,甚至有超前佈署的洞見能力。但是,他並沒有鼓勵我們跟上媒體時代的腳步、也沒有設定我們往更具前瞻性的媒體行銷目標,而是用著語重心長的態度,來提醒與告知我們,在社交媒體的資訊洪流中,需要停下腳步沉澱自己、要謹慎覺察自己,是否被時局裡的各種媒體訊息干擾紊亂?是否被捲入於浩瀚的資訊流中?反而要用更嚴謹的態度來看待社交媒體,更殷殷切切希望我們將社交媒體變成培養覺察的工具、與成就工作的專業利器,而不是被其牽動著,而遺失了自己的思考框架。
當有一位如此資深的媒體先驅,竟然就陪伴在我們身邊,耳提面命不斷提醒我們一些事時,除了要發心感恩、珍惜得來不易,更應該要覺察到這是一份「人生的禮物」。
更進一步用「量子科學」的角度來思考,為什麼我們會在同一時間、同一空間聽到這次課程和訊息?代表著什麼樣的意義?沒有巧合和偶然,是頻率趨近一致的我們,不約而同被牽引震盪著,已經漸漸融合為一,其所形成的強大正向磁場,讓我們形成生命共同體,要為這個社會或世界努力些什麼?也要一起接受這份人生的禮物,誠如老師所提醒的,要多花時間在看不見的,這就是在科學轉譯後,勢必明確努力的方向。
所以,我們的確是需要停下腳步想想,從現在開始,我可以做些什麼改變?並且下定決心一切從自己先改變起,才能慢慢擴散產生蝴蝶效應。尤其是身為水易舍家人,更應該用不一樣的態度來面對資訊洪流,進而影響自身週遭與整個社會,這就是水易舍存在的目的和意義,也才不枉費自己參與水易舍這段時間的努力和因緣。
/讓反饋成為一種生活態度/
/用反饋表達你的真心/
如何在資訊洪流的世界裡,找回人與人之間的溫度與感情?也找回自己的耐心與初心?期許自己可以讓反饋成為一種生活態度,我希望每天都可以花一些時間,累積與用心在覺得重要的人身上。在日復一日、繁忙緊湊、媒體氾濫的大時代裡,見面與通話似乎已是現代人的奢侈,所以,藉著反饋,找到和對方溝通對話的橋梁與機會,藉著反饋,也讓你看見我的真誠始終沒有改變。
/讓反饋成為自我的價值/
/用反饋找到自己的定位/
如何在資訊淹沒的世界找出自己或組織的定位、價值?當每個人都可以在任何時刻發表言論或時事,信手拈來的評論則會漸漸顯得廉價。當我們習慣依賴網路的懶人包及速食統整,資訊浪潮又不斷地在每分每秒裡襲擊我們,必會失去汪洋資訊的真實全貌,這感到習以為常的氛圍,會讓耐心與初心也漸漸被吞噬淹沒掉。
例如,每天複製、貼上,分享媒體語言、詞彙與內文,就會讓思考不斷地被框架侷限,讓無法等待、急於分享的態度成為反射動作。所以,經過疏理的知識內容或智慧,有完整架構、有證據支持,對於自己重頭到尾的論述與觀點,都會請楚明白且具有影響力,若是進一步能有不同的看見、產出不同於對方的論點與內容,就是時代下最難能可貴的價值。
又回到看見的價值,如何培養覺察的功力?(謙卑),就是水易舍一直以來的核心重點。當自我價值產生,就一定會看見自己的人生定位與層次,必定理所當然順著整個時代趨勢更上層樓。
/如何在資訊洪流裡逆水行舟?/
要讓自己時時保持覺察和反饋的習慣,的確是很不容易的事,除了堅守心中的美好信念,也可以採取運用一些實際的科學方法。在這裡整理分享,從腦科學及心理學的角度來了解習慣的養成,進一步有效培養覺察和反饋的習慣。
什麼是習慣?是一種明確的動作,但是在神經科學上,它們歸屬於一連串的人類行為。在這行為範疇的一端,是幫助我們騰出大腦空間以進行其他工作的自動化習慣,其他則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行為。當我們探索現實世界、社交環境以及內心感受時,就會自然而然形成習慣。我們嘗試在特定情況下表現某些行為,找出哪些行為似乎對情況有所幫助或不需花費太多心力,接著鞏固這些行為,最終形成習慣。
在大腦中有許多神經元彼此之間有激發或抑制的特定關係,不斷重複某行為可以讓神經區域間的連結發展成穩定的神經迴路,即是「習慣的養成」。 一般常說「多練練就習慣了」、「習慣成自然」,就是重複激發大腦內的神經迴路。
如何穩定與建構神經迴路?在行為心理學中,人們把一個人的新習慣或新理念的形成並得以鞏固,至少需要21天,稱之為「21天效應」。也就是說,一個人的動作或想法,如果重覆21天就會變成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或想法。
根據我國成功學專家易發久研究,習慣的形成大致分為三個階段:
第一階段:1-7天左右。此階段表現為“刻意,不自然”,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。
第二階段:7-21天左右。此階段表現為“刻意,自然”,但還需要意識控制。
第三階段:21-90天左右。此階段表現為“不經意,自然”,無需意識控制。
21天效應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應用於自我改造。許多自覺(是自覺而不是自發)改造自我的人,成功的應用21天效應改變自我,完善自我。這主要應用在兩方面:一個是改造自己的理念,一個是改造自己的行為習慣。比如,從人人為我的理念改變為我為人人;從不能吃虧的理念到吃虧是福;改變行走坐立的姿勢;改變言談舉止的習慣等等。
再者,要養成好的習慣、修正不好的習慣,最好的方法是「行為療法」。如果每天堅持一個好習慣,你的大腦就會形成良好習慣的「行為模塊」。例如,如果希望自己每天晨跑,那麼在前一晚就拿出跑鞋,放在起床就能看見的位置,是個不錯的方法。同樣的,如果希望培養覺察和反饋的習慣,可以在辦公桌或家裡幾個常走動的地方、和手機的畫面上,貼上覺察、反饋的加油提醒標語,走到哪裡都可以看見,就是下定決心很好的方式。再者,反饋的養成,需要重複21天以上,才能開始慢慢被大腦所接受而養成習慣。
由此可知,大腦具有很強的可塑性,可以像鍛鍊肌肉一樣鍛鍊大腦。刻意的持之以恆練習,每一個人都可以達到自己所設定的習慣目標。
聽完這段社交媒體的覺察,內心有著很深刻的觸動與直覺,因為我當下所看見的老師,好似上天特地指派的善知識,在此時此刻前來現身說法,智者正用著自身的能量來指引(渡化)在場的每一個人。
如果,有一個人,累積了20多年媒體經驗,擁有15項美國、日本、中國、台灣數位媒體相關專利,是台灣早期投入媒體跨界網路的先驅者之一,從i’mTV網路影音平台,到海外日本Softbank網路棒球直播互動平台、Yahoo! Japan的網路原生媒體,以及NipponTV亞洲跨國大型互動電視節目等。當Youtube尚未發展的時候,他已經在日本進行直播演場會,直接將畫面傳送回台灣。目前亦是行政院文化部科技委員。
一位如此完整經歷的資深媒體工作者、有著媒體界罕見的深厚文化底蘊,亦是處於相當高度的媒體人,不僅在各媒體專業上的敏銳度強烈、執行速度與效率都在領先指標上,甚至有超前佈署的洞見能力。但是,他並沒有鼓勵我們跟上媒體時代的腳步、也沒有設定我們往更具前瞻性的媒體行銷目標,而是用著語重心長的態度,來提醒與告知我們,在社交媒體的資訊洪流中,需要停下腳步沉澱自己、要謹慎覺察自己,是否被時局裡的各種媒體訊息干擾紊亂?是否被捲入於浩瀚的資訊流中?反而要用更嚴謹的態度來看待社交媒體,更殷殷切切希望我們將社交媒體變成培養覺察的工具、與成就工作的專業利器,而不是被其牽動著,而遺失了自己的思考框架。
當有一位如此資深的媒體先驅,竟然就陪伴在我們身邊,耳提面命不斷提醒我們一些事時,除了要發心感恩、珍惜得來不易,更應該要覺察到這是一份「人生的禮物」。
更進一步用「量子科學」的角度來思考,為什麼我們會在同一時間、同一空間聽到這次課程和訊息?代表著什麼樣的意義?沒有巧合和偶然,是頻率趨近一致的我們,不約而同被牽引震盪著,已經漸漸融合為一,其所形成的強大正向磁場,讓我們形成生命共同體,要為這個社會或世界努力些什麼?也要一起接受這份人生的禮物,誠如老師所提醒的,要多花時間在看不見的,這就是在科學轉譯後,勢必明確努力的方向。
所以,我們的確是需要停下腳步想想,從現在開始,我可以做些什麼改變?並且下定決心一切從自己先改變起,才能慢慢擴散產生蝴蝶效應。尤其是身為水易舍家人,更應該用不一樣的態度來面對資訊洪流,進而影響自身週遭與整個社會,這就是水易舍存在的目的和意義,也才不枉費自己參與水易舍這段時間的努力和因緣。
/讓反饋成為一種生活態度/
/用反饋表達你的真心/
如何在資訊洪流的世界裡,找回人與人之間的溫度與感情?也找回自己的耐心與初心?期許自己可以讓反饋成為一種生活態度,我希望每天都可以花一些時間,累積與用心在覺得重要的人身上。在日復一日、繁忙緊湊、媒體氾濫的大時代裡,見面與通話似乎已是現代人的奢侈,所以,藉著反饋,找到和對方溝通對話的橋梁與機會,藉著反饋,也讓你看見我的真誠始終沒有改變。
/讓反饋成為自我的價值/
/用反饋找到自己的定位/
如何在資訊淹沒的世界找出自己或組織的定位、價值?當每個人都可以在任何時刻發表言論或時事,信手拈來的評論則會漸漸顯得廉價。當我們習慣依賴網路的懶人包及速食統整,資訊浪潮又不斷地在每分每秒裡襲擊我們,必會失去汪洋資訊的真實全貌,這感到習以為常的氛圍,會讓耐心與初心也漸漸被吞噬淹沒掉。
例如,每天複製、貼上,分享媒體語言、詞彙與內文,就會讓思考不斷地被框架侷限,讓無法等待、急於分享的態度成為反射動作。所以,經過疏理的知識內容或智慧,有完整架構、有證據支持,對於自己重頭到尾的論述與觀點,都會請楚明白且具有影響力,若是進一步能有不同的看見、產出不同於對方的論點與內容,就是時代下最難能可貴的價值。
又回到看見的價值,如何培養覺察的功力?(謙卑),就是水易舍一直以來的核心重點。當自我價值產生,就一定會看見自己的人生定位與層次,必定理所當然順著整個時代趨勢更上層樓。
/如何在資訊洪流裡逆水行舟?/
要讓自己時時保持覺察和反饋的習慣,的確是很不容易的事,除了堅守心中的美好信念,也可以採取運用一些實際的科學方法。在這裡整理分享,從腦科學及心理學的角度來了解習慣的養成,進一步有效培養覺察和反饋的習慣。
什麼是習慣?是一種明確的動作,但是在神經科學上,它們歸屬於一連串的人類行為。在這行為範疇的一端,是幫助我們騰出大腦空間以進行其他工作的自動化習慣,其他則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行為。當我們探索現實世界、社交環境以及內心感受時,就會自然而然形成習慣。我們嘗試在特定情況下表現某些行為,找出哪些行為似乎對情況有所幫助或不需花費太多心力,接著鞏固這些行為,最終形成習慣。
在大腦中有許多神經元彼此之間有激發或抑制的特定關係,不斷重複某行為可以讓神經區域間的連結發展成穩定的神經迴路,即是「習慣的養成」。 一般常說「多練練就習慣了」、「習慣成自然」,就是重複激發大腦內的神經迴路。
如何穩定與建構神經迴路?在行為心理學中,人們把一個人的新習慣或新理念的形成並得以鞏固,至少需要21天,稱之為「21天效應」。也就是說,一個人的動作或想法,如果重覆21天就會變成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或想法。
根據我國成功學專家易發久研究,習慣的形成大致分為三個階段:
第一階段:1-7天左右。此階段表現為“刻意,不自然”,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。
第二階段:7-21天左右。此階段表現為“刻意,自然”,但還需要意識控制。
第三階段:21-90天左右。此階段表現為“不經意,自然”,無需意識控制。
21天效應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應用於自我改造。許多自覺(是自覺而不是自發)改造自我的人,成功的應用21天效應改變自我,完善自我。這主要應用在兩方面:一個是改造自己的理念,一個是改造自己的行為習慣。比如,從人人為我的理念改變為我為人人;從不能吃虧的理念到吃虧是福;改變行走坐立的姿勢;改變言談舉止的習慣等等。
再者,要養成好的習慣、修正不好的習慣,最好的方法是「行為療法」。如果每天堅持一個好習慣,你的大腦就會形成良好習慣的「行為模塊」。例如,如果希望自己每天晨跑,那麼在前一晚就拿出跑鞋,放在起床就能看見的位置,是個不錯的方法。同樣的,如果希望培養覺察和反饋的習慣,可以在辦公桌或家裡幾個常走動的地方、和手機的畫面上,貼上覺察、反饋的加油提醒標語,走到哪裡都可以看見,就是下定決心很好的方式。再者,反饋的養成,需要重複21天以上,才能開始慢慢被大腦所接受而養成習慣。
由此可知,大腦具有很強的可塑性,可以像鍛鍊肌肉一樣鍛鍊大腦。刻意的持之以恆練習,每一個人都可以達到自己所設定的習慣目標。
|覺察的重點整理|
面對環境的變化
我們應有的見地
我們應有的見地
/疫情終將過去,春天必會到來/
如何常常保有覺察心?是水易舍的核心。若是處於很匆忙的狀態下,是不容易有覺察心的。就如同一片湖面,若是經常波濤洶湧,任何一顆大石頭丟進來都不會有感覺的,所以需要去修練自己內心的湖面在平靜狀態,一顆再小的石子輕輕落下也都會有感受。
若是沒有覺察,對事情就沒有感受,則很難有所行動。但是當有感受後,看待事情的見地(高低)、面對事情的處理方式,就是我們對事情處理的思想層次。從思想層次(高低)來檢視自己,可以看出我們是否處理得宜。所以,要減少工作危機處理上的盲點,就要提升覺察和見地。
若是沒有覺察,對事情就沒有感受,則很難有所行動。但是當有感受後,看待事情的見地(高低)、面對事情的處理方式,就是我們對事情處理的思想層次。從思想層次(高低)來檢視自己,可以看出我們是否處理得宜。所以,要減少工作危機處理上的盲點,就要提升覺察和見地。
老師特地整理了「保有覺察心」的方法,是提升「覺察敏銳度」很重要的關鍵:
練習小重點:
一、短期內無法有顯著成果,需要長時間的累積。
二、每次靜心練習時間可以短,先從3~5分鐘做起。
三、靜心練習次數要多,任何時間都可以進行。
四、走路時要專注,有宗教信仰可以念佛號,無宗教信仰可以數息1、2、3,目的是要將雜念變成一念,再從一念變成無念。
例如:丹田呼吸隨時隨地可以進行,只要3~5分鐘,在搭車、開會時試著腹式呼吸,會感受到全身肌肉及精神上的緊繃慢慢鬆弛下來,獲得短暫的平靜,特別是在忙碌緊張的時刻,更需要靜心,試著慢慢去累積,就會漸漸地感受到自己在提升狀態。
- 靜心
- 意守丹田(腹式呼吸)
- 鬆靜散步(獨自放鬆走一段路)
練習小重點:
一、短期內無法有顯著成果,需要長時間的累積。
二、每次靜心練習時間可以短,先從3~5分鐘做起。
三、靜心練習次數要多,任何時間都可以進行。
四、走路時要專注,有宗教信仰可以念佛號,無宗教信仰可以數息1、2、3,目的是要將雜念變成一念,再從一念變成無念。
例如:丹田呼吸隨時隨地可以進行,只要3~5分鐘,在搭車、開會時試著腹式呼吸,會感受到全身肌肉及精神上的緊繃慢慢鬆弛下來,獲得短暫的平靜,特別是在忙碌緊張的時刻,更需要靜心,試著慢慢去累積,就會漸漸地感受到自己在提升狀態。
當我們學會保有覺察心,那「覺察」更深、更進一步的層次是什麼?如何看見別人所看不見的?「覺察的品質」就是關鍵。老師也做了完整的整理,如下:
一、不評判
二、耐心
三、初學之心
四、信任
五、無為
六、接受現狀
七、放下
一、不評判
二、耐心
三、初學之心
四、信任
五、無為
六、接受現狀
七、放下
關於第一點不評判,引用中國知名的畫家和詩人-木心的一段話。判斷要輕輕的,不要很武斷,遇見一件事情也不要竊喜或很開心,這是在覺察過程裡面,可以提升覺察的品質。
例如,有一個物品,從右邊角度,經過探照燈投射在壁面上,是圓形的。從左邊角度,經過探照燈投射在壁面上,是方形的,但這個物品真正的樣子卻是橢圓柱體。
所以,很多事情的真相,都是我們用個人立場去詮釋的,並無法獲得實際的真相。看待一件事情需要保持中立、不要評判,要試著將評判的心慢慢降低,如果一直有評判的心,就表示我們的謙卑需要再修煉,因為當「我」很小時,就不會認為自己優秀,很自然地就不會去評論一件事的好與壞。
例如,有一個物品,從右邊角度,經過探照燈投射在壁面上,是圓形的。從左邊角度,經過探照燈投射在壁面上,是方形的,但這個物品真正的樣子卻是橢圓柱體。
所以,很多事情的真相,都是我們用個人立場去詮釋的,並無法獲得實際的真相。看待一件事情需要保持中立、不要評判,要試著將評判的心慢慢降低,如果一直有評判的心,就表示我們的謙卑需要再修煉,因為當「我」很小時,就不會認為自己優秀,很自然地就不會去評論一件事的好與壞。
/ 我的報告 - 靜水深流 /
讀了木心的這段話,再用心理解「如何提升覺察的品質」後,瞬間讓我想到老師曾經引用過「靜水深流」四個字來期許水易舍,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「靜水深流」是寧靜致遠、大智若愚的人生觀!淡淡的、卻都隱藏著強大的力量!不僅可以和木心的這段話呼應,更可以用靜水深流的力量,來落實覺察的七種態度。
「覺察、內求、利他 + 靜水深流!」正所謂以柔克剛、上善若水!期許水易舍可以形成如此的氣息和磁場。再者,能以靜水深流作為做人、處事、經商的底蘊!是人生的大智慧!我想,這有意象和抽象並存的內涵。
這是體會後的有感而發:
你可以默默的,但能量一直在流動,心動而不亂!
你可以靜靜的,但智慧一直在生成,覺察而不動聲色!
你可以輕輕的,但感受一直在洶湧,深刻而雲淡風輕!
讀了木心的這段話,再用心理解「如何提升覺察的品質」後,瞬間讓我想到老師曾經引用過「靜水深流」四個字來期許水易舍,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「靜水深流」是寧靜致遠、大智若愚的人生觀!淡淡的、卻都隱藏著強大的力量!不僅可以和木心的這段話呼應,更可以用靜水深流的力量,來落實覺察的七種態度。
「覺察、內求、利他 + 靜水深流!」正所謂以柔克剛、上善若水!期許水易舍可以形成如此的氣息和磁場。再者,能以靜水深流作為做人、處事、經商的底蘊!是人生的大智慧!我想,這有意象和抽象並存的內涵。
這是體會後的有感而發:
你可以默默的,但能量一直在流動,心動而不亂!
你可以靜靜的,但智慧一直在生成,覺察而不動聲色!
你可以輕輕的,但感受一直在洶湧,深刻而雲淡風輕!
/ 覺察這次有幾個病毒? /
相信媒體?媒體會放大恐懼。還是相信自己?資訊都是同溫層。隨時覺察就是最重要的事。所以,我們需要有起心動念去轉換念頭,正確的訊息才會自動來到我們面前。這個起心動念就是所謂的「覺察敏銳度」。因此,我們是第一天覺察?第十天覺察?還是第三十天覺察?情緒與態度上是有很大差距的,所以,當覺察時間越短,恐懼期、不安期就會越短,當一切了然於心,我們則會很安定,在市場上所看見的就會和大家不同,進一步做事情的判斷時,也會因為安定狀態而有較精準的決策。
相信媒體?媒體會放大恐懼。還是相信自己?資訊都是同溫層。隨時覺察就是最重要的事。所以,我們需要有起心動念去轉換念頭,正確的訊息才會自動來到我們面前。這個起心動念就是所謂的「覺察敏銳度」。因此,我們是第一天覺察?第十天覺察?還是第三十天覺察?情緒與態度上是有很大差距的,所以,當覺察時間越短,恐懼期、不安期就會越短,當一切了然於心,我們則會很安定,在市場上所看見的就會和大家不同,進一步做事情的判斷時,也會因為安定狀態而有較精準的決策。
可以覺察到,這次其實是有兩個病毒,一個是新冠狀、一個是行動社交訊息病毒。這是全世界第一次,有了移動網路之後,再發生傳染性病毒。十七年前發生SARS時,還沒有社交網路,比起大眾媒體,我們的資訊相對來說比較單一性,當時雖然也有網路,但是速度和流量不會這麼強大。
所以這也是第一次,雙重病毒下的全球大型危機,我們都身處在這個環境,第一次面臨到同一時間、兩種病毒的攻擊,我們必須視為兩種病毒的攻擊來看這次的疫情局勢,才能有不一樣的看見。
新冠病毒在實體世界猖狂傳播,另一場病毒在虛擬世界如火如荼地進行,所以,面對這兩種病毒的攻擊,已經有一些國家、社會和團體組織都在相互溝通討論著,應該要有什麼態度和方法?再者,因為科技的進步,我們面臨多重病毒傳播與攻擊狀況,可能會越來越頻繁,為了因應同樣狀況的再度發生,及時超前佈署,我們都需要從這次事件的經驗裡,開始去學習與累績,這其中認知與行動的差異?就是見地之間的差別。
所以這也是第一次,雙重病毒下的全球大型危機,我們都身處在這個環境,第一次面臨到同一時間、兩種病毒的攻擊,我們必須視為兩種病毒的攻擊來看這次的疫情局勢,才能有不一樣的看見。
新冠病毒在實體世界猖狂傳播,另一場病毒在虛擬世界如火如荼地進行,所以,面對這兩種病毒的攻擊,已經有一些國家、社會和團體組織都在相互溝通討論著,應該要有什麼態度和方法?再者,因為科技的進步,我們面臨多重病毒傳播與攻擊狀況,可能會越來越頻繁,為了因應同樣狀況的再度發生,及時超前佈署,我們都需要從這次事件的經驗裡,開始去學習與累績,這其中認知與行動的差異?就是見地之間的差別。
- 事件引發的健康風險?
這些媒體訊息的傳播速度是非常快速緊湊的,且不間斷地從四面八方湧入、集中轟炸視覺與聽覺,都會持續地增加我們內心的恐懼度,但我們往往看不見事情的真相,只能任由思緒被牽動著。最後就會影響身心的健康,也造成了心理與精神上的疾病問題。
- 事件裡的同溫層效應?
社交媒體,是由我們的「社交關係」及「興趣關注」而產生的內容訊息流,所以我們很容易收到某種同質性的特定訊息,尤其是演算法的加入,我們很難接觸到不同的聲音。所以,如何管理同溫層效應?如何管理自己的社交環境?如何在社交媒體上做取捨?老師在課程一開頭就提到「對社交媒體的覺察」及「反饋的起心動念」,是非常重要的態度。期許我們要做一個有守有為的水易舍家人,就從同溫層效應的管理做起。
免疫力,是一個人最大的競爭力。我們需要同時擁有對兩種病毒的免疫力,才是現在真正的免疫。我們對新冠狀我們會有很多防護措施,但是對訊息病毒的防禦力呢?我們很大方暴露其中,沒有管理、也不會去阻攔它,也很頻繁地分享給朋友,我們都有可能成為訊息病毒的傳播者,都需要沉靜思考日常的分享動作。所以,行動社交訊息病毒,遠比新冠狀病毒可怕。如果,能夠在訊息病毒上面有很強的免疫力, 表示已經有不同的思想層次與見地,足以抵擋訊息病毒,則有能力達到許多不同於一般人的目標了。
再進一步談社交訊息病毒所帶來的嚴重影響,對個人和大眾:訊息過載、認知失衡、偏激形成與及體意識的對立。
若是一個組織、社會、企業、或國家的領導者,有一定程度的思想層次且覺察敏銳力強,會明白在全球的重大事件下,必然有一股很強大的力量,就一定會趁著這次的疫情的機緣,去執行過去無法設定與執行的目標。
如何順勢而為?在這股力量的帶動下,借勢順水推舟,去引動正向的觀念和態度是非常重要的。就如同新加坡總理的發言,用中性的立場去演說全球病毒的危機處理,是企圖打破國與國之間的對立。
在世界各地有很多階級的分別心和差異性,例如,國籍問題、人權問題等等,在這次的局勢裡,正當全球每一個人都極度渴望獲得最新資訊與最新對應策略時,可以藉由這次的機會,重新注入人民新的觀念與思維、給予全新的做法和態度,就是很好的見地。另外,若是身為一位企業領導人,應該在這個難得的機會裡,教育內部同仁擁有真正的人生價值觀。尤其在生死攸關之際,人權更應該跨越國與國之間的侷限,就可以慢慢打破原本舊有思維框架,以減少紛爭和對立。
人在未知與恐懼的狀態下很容易失去理智,更容易造成判斷上偏頗,對立就會隨之產生。在一味執著的對立下,會耗盡我們社會上的許多資源,也會莫名地將具有專業能力的專家學者捲進是非的漩渦裡,這對於社會的整體結構來說,都潛藏著高度危機,甚至會引發社會崩解的問題,都值得我們省思。
再進一步談社交訊息病毒所帶來的嚴重影響,對個人和大眾:訊息過載、認知失衡、偏激形成與及體意識的對立。
若是一個組織、社會、企業、或國家的領導者,有一定程度的思想層次且覺察敏銳力強,會明白在全球的重大事件下,必然有一股很強大的力量,就一定會趁著這次的疫情的機緣,去執行過去無法設定與執行的目標。
如何順勢而為?在這股力量的帶動下,借勢順水推舟,去引動正向的觀念和態度是非常重要的。就如同新加坡總理的發言,用中性的立場去演說全球病毒的危機處理,是企圖打破國與國之間的對立。
在世界各地有很多階級的分別心和差異性,例如,國籍問題、人權問題等等,在這次的局勢裡,正當全球每一個人都極度渴望獲得最新資訊與最新對應策略時,可以藉由這次的機會,重新注入人民新的觀念與思維、給予全新的做法和態度,就是很好的見地。另外,若是身為一位企業領導人,應該在這個難得的機會裡,教育內部同仁擁有真正的人生價值觀。尤其在生死攸關之際,人權更應該跨越國與國之間的侷限,就可以慢慢打破原本舊有思維框架,以減少紛爭和對立。
人在未知與恐懼的狀態下很容易失去理智,更容易造成判斷上偏頗,對立就會隨之產生。在一味執著的對立下,會耗盡我們社會上的許多資源,也會莫名地將具有專業能力的專家學者捲進是非的漩渦裡,這對於社會的整體結構來說,都潛藏著高度危機,甚至會引發社會崩解的問題,都值得我們省思。
/ 對週遭環境的動盪,水易舍家人的覺察與行動?/
- 覺察了什麼?
- 分享(傳遞)了什麼?
- 對自己做了哪些要求?
- 如何能利益別人?
我們每個人,都要從自己做起,針對家人或朋友,能夠養成一星期反饋一則有意義的訊息,再分享出去,就會開始慢慢累積「善」的力量,進而影響週遭及社會,這就是水易舍在做改變社會的事了。所以,內求--自己掌控好''分享'',任何一個分享傳遞,都是在建構這個社會的未來樣貌。將對的訊息分享,讓身邊人看見不一樣的世界,讓社會可以更好,這就是水易舍家人不受風雨干擾、初心猶在的指標。
|我的報告總結|
你參加的這場家庭日
讓你走入終其一生的方向
讓你走入終其一生的方向
/水易舍的生命價值和意義/
最後的這段課程內容,「自己掌控好''分享'',任何一個分享傳遞,都是在建構這個社會的未來樣貌。」有著很強烈的寓意,和我所整理的生死學觀點有著不約而同的相應。
也就是說,當我們努力完成「水易舍家人應有的覺察與行動」、積極實踐「水易舍的核心:覺察、內求、利他」時,其實已經不知不覺進入,老師所期待我們提升的另一個階段:「人生的生死學課題」,進而走往「終其一生的方向」了。
感恩老師的用心良苦與潛移默化,課程中的力道和強度、強調覺察的殷殷切切、對家人提升的極度渴求,皆在上天冥冥之中的引領下全盤托出智慧結晶、說法示現,就是要讓每一個人都踏上修行的道路。學習如逆水行舟、不進則退,把每一件小事(春習會報告)當大事做、只要用著堅持與堅信不疑的態度去努力、用心每一個過程,所有正知見與正道終究會被貫穿與實現。
最後的這段課程內容,「自己掌控好''分享'',任何一個分享傳遞,都是在建構這個社會的未來樣貌。」有著很強烈的寓意,和我所整理的生死學觀點有著不約而同的相應。
- 身心靈的理論(賽斯):「沒有什麼事比想把世界改的更好的欲望更刺激、更值得實現了。」藉著發揮自己最大能力而表達出個人理想時,就是在把世界變得更好。先完善自己,對生活經歷負責,這便是圓滿生命之旅上有價值的第一步。
- 儒家思想:孔子強調在世時,努力完成生命中的各種價值實現相同。
- 道家思想:對於「生」的關懷與重視,是立足於「道」的高度(追求人生最高境界、建構社會未來樣貌),自己能夠認命、知命(做好內求)就可以從生命超脫,賦予形而下的生命有了形而上的作為。
也就是說,當我們努力完成「水易舍家人應有的覺察與行動」、積極實踐「水易舍的核心:覺察、內求、利他」時,其實已經不知不覺進入,老師所期待我們提升的另一個階段:「人生的生死學課題」,進而走往「終其一生的方向」了。
感恩老師的用心良苦與潛移默化,課程中的力道和強度、強調覺察的殷殷切切、對家人提升的極度渴求,皆在上天冥冥之中的引領下全盤托出智慧結晶、說法示現,就是要讓每一個人都踏上修行的道路。學習如逆水行舟、不進則退,把每一件小事(春習會報告)當大事做、只要用著堅持與堅信不疑的態度去努力、用心每一個過程,所有正知見與正道終究會被貫穿與實現。
最後,完成春習報告的當下,好似人生的生命走了一回,想和家人分享這首歌曲,很能呈現我現在的內心狀態。
《悟》
無量心 生福報 無極限
無極限 生息息 愛相連
為何君視而不見 規矩定方圓
悟性 悟覺 悟空 心甘情願
種顆善因 陪你走好每一天
《悟》
無量心 生福報 無極限
無極限 生息息 愛相連
為何君視而不見 規矩定方圓
悟性 悟覺 悟空 心甘情願
種顆善因 陪你走好每一天
|更多交流活動詳細內容,請點選以下內容|